Welcome to www.byqp.com 北燕企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欢迎您光临!
设置本站为默认主页。
感谢您收藏本站!
 
 
 
 
汽车行业培训班
汽车销售培训
汽车销售职业培训 2004年 广东
汽车营销的七种绝技 2005年
汽车营销——“三十六计” 2005年
中国汽车营销水平调查:决战整体营销力 2005年
 

           坚守25%市场底线与合资企业开发中国品牌
---------------------------------------------------------------------------
             发布时间:2005年3月25日 6时59分

   上周刚刚结束的日内瓦车展对于德国大众来说,澄清传言的工作显然比介绍新车型更紧迫!但是,对于一个在中国汽车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跨国汽车集团而言,很显然,打嘴仗不重要。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副总裁、大众汽车中国业务总负责人魏智博博士专门接受了中国记者的两次专访。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觉到,经过连续几年的市场波折之后,德国大众今年所确立的“中国之路”,更显然,不是传言所能左右的。

  守住25%市场份额,每个细分市场提供一种车型

  根据大众2005年年会所发布的数字显示,去年在中国的销售数字是65.9万辆,中国已经成为大众最大的海外市场和第二大市场。尽管销售数字连年增长,但市场占有率方面,大众在中国的数字却是连年下降,已经从2002年的50%下降到去年的25.1%。对此,魏智博博士的看法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比我们预测的要快得多。我们对2004年的预测是在2003年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市场不是这样变化的。大众对未来中国轿车市场的预测是每年增长至少15%,到2007年,达到350万辆,2013年是700万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力争保持25%—30%的占有率,在每个细分市场中都提供一种车型。

  在谈到销售数字时,魏智博博士特别强调统计方法问题。他说:“在中国市场的统计报告类型有三种,生产厂的生产数字,销售商的数字,还有最终用户的数字。大众今年将采用最终用户的数字作为对外公布的销售数字。只有这个数字才是最真实的。”

  不做卖廉价车的汽车厂,让经销商占有二手车领域

  虽然在中国市场上,大众的不降价已经被反复说过很多次,形成了大众车价格偏高的公众印象。采访中,记者没打算就价格问题做专门的提问。想不到魏智博博士却就这个问题,在15分钟的专访中谈了快10分钟。专门为采访所做的幻灯文件中,详细列出了去年中国汽车市场上被列为大众竞争对手降价的车型、时间和降价幅度。魏智博博士在分析中国市场时这样说:“从2003年到2004年,我们的竞争对手带来了58个新车型。中国汽车市场涌入的大量新车型导致了极为激进的销售措施,有些汽车

  厂家使用过激的促销手段。大众不准备采用降价的手段。”他的解释是:中国市场的80%是私人第一次购车,在不久换车的时候,存在汽车残值问题,一直降价的车不会给用户留有较高的残值。对于私人购车,残值加上日常费用、油耗、技术安全标准这四项是除价格外需要考虑的因素,大众的目光盯在了用户走向成熟的那一天。

  针对国内尚未开放的二手车市场,魏智博博士提到二手车市场要不断占领并完善,希望通过国内的经销商来提高大众对二手车领域的占领。

  与合资企业开发中国品牌,政策容许,会向西部发展

  根据大众最初的设想,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产品一直是“互相交叉”的。此次魏智博博士在采访中首次向外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两家合资企业将可以生产大众全系列产品,具体车型不一样。大众旗下有8个独立品牌,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车型。接着魏智博博士很明确地说:“我们将和合资企业开发中国品牌。”他随后补充说明道:“每家企业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品牌,不排除新品牌进入中国,在同一个销售网络中进行销售。”

  有记者提问大众是否会在中国建立第三家合资企业。魏智博博士表示目前中国政策不容许这样做,但又笑着说:“即使政策容许,我们也会考虑向西部发展!大众在中国有20年的历史,我们从开始就致力于发展零部件供应商。”可以想见,处于猜测阶段的大众“第三合资厂”将不会是整车企业。(来源:北京青年报)

 


 

 
 
销售技巧销售培训营销培训谈判技巧电话销售技巧市场营销培训营销人员培训营销管理培训销售技巧培训
Copyright©2002-2006 www.byqp.com,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网络实名:中华营销培训网    本站域名:www.byqp.com    公司地址:北京大学燕园

客服电话:(010)51652313 82517655   客服传真:(010)51652313 82517633   客服Email:byqp@byqp.com

中华营销培训网    北燕企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