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2最专业营销培训销售培训团队管理服务商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51652313 13681285133 862869709                 
  设首页
  加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中华营销培训网 > 营销技巧 > 营销案例 > 教程内容  
一个中秋礼品的营销奇迹
作者:admin  来源:www.byqp.com  发布时间:2011-12-7 15:57:03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随着中秋的临近,一年一度的月饼营销大战徐徐开幕。今年中秋首次成为法定节假日,各大厂商都对今年的月饼市场非常看好,当然,他们除了要在营销方面进行大比拼,还要努力解决今年原材料价格、物流等成本涨幅过快的问题。  作为经营中秋礼品多年的专业运营商,广州艺琳文化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翘楚,也是国内众多同行学习的榜样。7月22日,广州艺琳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宗弋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还原了他们在业内成功演绎的跨行业整合营销案例。对于这个竞争程度很高、模仿能力很强的行业来说,这个依靠差异化竞争策略取胜的企业案例的确是难能可贵。  

把平安卡植入中秋礼品

  赢周刊:前几年,艺琳公司以实效型中秋营销策划理念为核心,以自主中秋文化礼品和月饼包装产品开发为主体,倡导新型、健康、时尚、品位并富于文化韵味的中秋月饼文化营销。中秋文化礼品这个牌打得很好,今年将如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陈宗弋:往年我们强调的是时尚、健康、品位,传播企业的使命:时尚生活的传播者、品质生活的倡导者、品味生活的引领者。但今年是一个特别多灾的年份,例如冰灾、地震,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平安是福。今年我们一直在说祈福这个词,在今年,祈福成为民族大爱的关键词,但是中国的福文化是什么?可能很少人去关注,大多数人仅仅是从我们春节贴福、春联来理解。我们做的并不是单纯的中秋月饼,而是中秋礼品。艺琳公司所做的礼品不仅是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也是营销方式的整合。今年我们推出的《祈福华夏、感恩中国――中国福》主题中秋文化礼品,选择广州酒家和东海堂的知名品牌月饼,配以《福文化》古线装书,加上保险卡,横跨月饼、书籍、剪纸以及金融四个行业,融合了事件营销、情感营销、文化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这份礼品融入了中国人深厚的民族大爱,传递和承担了最美好的祝福――平安是福,并传播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福文化。
  赢周刊:《中国福》对比其他同行的产品,多了一项最高保值达5万元的保险卡,这个创意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陈宗弋:今年5月份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在默哀之后就想应该做点事情,后来设计今年中秋礼品营销方案就定了这个主题。奥运的确是一件寄托着全国人民美好感情的事件,但是我们相信中国人经历了地震之后,需要重建幸福,需要一种心理上的抚慰,我们相信中国人还是会想起地震的伤痛,但我们并不强调伤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往前走,把人们从低落的情绪中拉出来,恢复积极、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中秋礼品中配置了5万元价值的中国福?平安卡的原因,它也实在地反映出我们要帮助大家重建幸福的社会承担。在策划设计这个礼品的时候,我们先是把古线装书、“百福”图案、五福临门传统福文化剪纸这些元素和月饼组合到一块,但觉得有点偏向于以前的产品,没有突出平安是福的概念,含金量不够高,就想到了把保险卡融合起来。于是,我们找了几家保险公司来谈。平安保险公司听到我们的方案之后觉得很接近他们的企业文化理念,很快速地设计了一套新的卡出来,从设计整个产品方案到合同签下来,只花了5天时间。他们还说今年自己也要买大量的《中国福》送给客户。

  打跨行业整合营销牌

  赢周刊:中华民族五千年中秋团圆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脱离中秋节的氛围而把月饼仅仅当成一种商品,这种思维很容易让月饼背离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你们在月饼这个产品里面添入了情感和文化的元素,解决了以往礼品市场的实用性价值感与文化品位之间的结合难点,寄托了人们对阖家幸福的憧憬,这个跨行业整合营销的策略很好。
  陈宗弋:月饼本身是食品,说白了值不了多少钱,但有了保险卡就增值了。这张保险卡在2010年8月之前可以激活,有效期为一年,最高保险金额为5万元,如果单独购买的话,它的定价就要100元,所以说我们这套产品的含金量确实很高。我们和平安保险广东分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等于是把一个强势的保险企业捆绑进来了。平安是福,我们送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平安和祝福。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也传承了中秋团圆、祝愿、和谐等美好和幸福的传统内涵,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层面以及收藏的需求。
  赢周刊:《中国福》的市场反应如何?  陈宗弋:《中国福》此次主题思想的提出,更是契合了当下社会实事热点,以激励全民情绪昂扬,传递美好祝福的社会责任为基点。自从6月中旬诞生以来,《中国福》就受到各行业大中企业的追捧,目前已经超过了我们预期的销售目标。中国移动已下了2万套订单用于客户赠送,我们把移动的企业文化、LOGO等等元素都增加到了书籍里面,等于是一种定制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也确定1万套礼品用于其各类客户的节日佳品。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中企业都进入了数量确认阶段。
  艺琳公司的中秋礼品,并不是走超市和大卖场等零售渠道,而是面向企业,为企业与员工和客户的情感交流所用,既要体现送礼者的心愿,又要让受礼者受益。每逢中秋,企业里面经常可以听到员工的抱怨:“给我月饼不如给我现金来得实惠。”企业为什么还要送?它更多的是要表达一份关心,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对员工来说,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月饼,而是情感、实惠。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除了社保必须购买之外,一般的商业保险是比较少买给员工的。而这张保险卡的有效期长达两年,保期为一年,满足了这种需求。艺琳公司的礼品之所以在业界大受欢迎,正是因为在礼品中做了满足物质和精神双层需求的完美设计。
  赢周刊:你们今年很新颖地将保险公司纳入到了你们的同盟军中,这张牌打得很好。您认为这种捆绑营销模式将来还可以拓展到哪些行业?
  陈宗弋:这点很难说。在今年4月之前,我们本来打算打奥运牌,招商等等工作也围绕这一块去做。但当地震发生之后,加上今年中国的整体经济经营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马上调整了今年的战略定位。当然,这也是我们发挥中小企业的灵活性的优势所在。其实,我们往年做茶、酒,都是强调时尚品位,今年情况特殊,我们就决定把时尚品位的产品暂停一下,把祈福平安的产品提上来做,下一步应该会继续做时尚品位的产品。至于到时哪个方面怎么整合,要根据大环境来定。|

  礼品营销之道是走“蓝海战略”

  赢周刊:中秋礼品的利润率很高,市场前景很好,但是同质产品化太多,模仿能力太强。你们怎样确保自己的创新优势?
  陈宗弋:全国有很多同行在模仿我们,但无法超越我们。在这个领域内,我们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和第二名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摆在那里。我们的做法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专”。从产品本身来看,名字取为“如意”、“祈福”之类的会有,但很少会像我们这样操作。打个比方说,100个产品里面,用了类似我们这种包装的可能有五六十家,其中能再把文化书组合进去的就三五家,在这个基础上能再整合剪纸的就只有一家了,再把保险卡放进去,肯定就只有我们这一家了。能否做到多方面的整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艺琳公司的可贵之处。可以说,艺琳公司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我们走的是差异化竞争,这种差异化是一种升华的组合。
  我们的营销思维要从恶性竞争中脱离出来,从“制造中国”转向“创造中国”,中秋礼品的营销要攻占的是消费者心理的蓝海空间。《中国福》这一次成功,主要是找准了特殊时期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不用怎么推,消费者都会接受了。

  整合物流资源化成本为优势

  赢周刊:很多厂商都反映,今年月饼原辅材料、包材、人工成本等都大幅涨价。有报道称,今年月饼原材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升幅超过25%。你们有怎样的妙招应对成本压力?
  陈宗弋:今年先是CPI上涨,这个涨幅,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接着是PPI(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这个涨幅也是很恐怖的。从礼品生产的环节来看,我们的包装盒是自己做的,包材都要自己去采购的。举例说,纸箱的价格涨幅达到了80%;废报纸作为纸板加工的原材料,从过去的0.3元/斤,到现在的1.2元/斤;包装盒的专用灰板纸,基本上是每个礼拜定一次价格。工业品价格在上半年的涨幅确实很厉害,这段时间才稳定下来了。所以,今年中国很多传统制造企业,尤其是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不是很好的一批企业会被淘汰。对行业来说,这从长远来说是好事,短期来说是在熬。  赢周刊:除了生产环节的成本上升,今年在物流运输环节的成本也有变化吗?
  陈宗弋:今年的物流成本涨幅也是很大的,油价、人工不断在涨啊。不过,我们今年还有一个优势,我们和一个大物流公司结成了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们得以实施一项承诺:今年中秋送礼,你只需打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我们可以为你的礼品印制专属你的形象标志,送出祝福,传递企业文化;同时,我们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根据你所提供的客户名单,将礼品一一送到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广东省邮政公司去年销售了9000多万月饼,优势在于他们的邮政快递渠道。而通过整合物流公司的资源之后,我们的优势并不比他们差。在物流成本上升快、人工成本也在涨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资源整合,节省了一些中间环节,能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

  月饼包装将趋于简约

  赢周刊:根据您的经验来看,今年月饼的包装可能会出现怎样的趋势?  陈宗弋:月饼包装市场的趋势是越来越成熟、理性。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包装过度豪华的程度就越弱化;越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包装就越会趋于大而空、过度豪华。我们的包装就很地道,不会太浮夸。我们如果看看欧美的情况就知道,他们的包装都是很实际的。当然,随着这两年原材料、运输等各方面成本的上升,我相信那种不成熟的思想会慢慢转变。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推荐文章
长虹背投攻略:中国家电的..
英豪战江湖--回眸2002年..
案例讨论:中国营销传播网..
实战孔府家--营销篇
需要了解才能接近——“蚂..
《阿童木》票房造假背后的..
尝鲜式营销,用眼球带动行..
  热门文章
销售案例:你能感动客户吗
经典销售案例黄金与水
说说经典营销案例
营销案例:1小时让陌生客户..
关于“事件营销”的嗅觉与..
网络视频营销的优势及成功..
地震中捐款一个亿王老吉公..
冰淇淋市场营销方案
改变世界的机器,改变销售..
大客户销售实战案例—400万..
2011年夏日服装促销广告语..
一对一营销的成功案例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2-2014 www.byqp.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420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457号
本站网络实名:中华营销培训网 本站域名:www.byqp.com 公司地址:北京大学燕园
法律顾问:北京中仁律师事务所   律师:马国华  电话:(010)88554220 88554219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51652313 13681285133
客服Email: byqpwin@126.com 86286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