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乔治亚是小镇上一家杀虫剂工厂的质量经理。每晚照顾女儿和丈夫睡下后,她便换上皱巴巴的工作服,从阁楼上取下烧瓶、试管和小天平,一件件摆在桌子上。这个家庭实验室里研究的,竟是那些令世界顶尖科学家头疼的问题,比如一种新型的洗涤剂配方。
发布这些技术难题并悬赏征集解决方案的经常是宝洁、杜邦这样的“世界500强”公司。难题张贴在一个名为InnoCentive(创新中心)的网站上。像乔治亚这样的业余科学家被叫做“难题解决者”。
众包模式正在挑战甚至颠覆企业的传统运作方式。虽然到目前为止,包括杰夫·豪在内的倡导者对众包模式的解读均停留在价值创造层面,但实际上,在营销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众包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众包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提供一个供用户交流分享创作内容的平台,并通过这些内容产生直接销售或广告收入;二是通过采纳爱好者的产品设计和改进建议,直接将用户贡献转化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宝洁向社会征集各种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属于此种。
第二种途径通常允许任何企业和个人发布任务,并设置奖励。承包方在提交任务解决方案后,需要等待发包方审核。如果其解决方案能在若干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被发包方选中,承包方就能获得相应的奖金。值得注意的是,当众包模式过度强调参与者的物质回报时,其操作过程可能会有“群体性失败”的潜在风险:由于最终被选中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落选承包方的劳动就成了无效工作。虽然群体知识的多样化能够弥补企业内部专家的不足,但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的爱好者,也有自己的精力花费与预期回报底线。因此,恰当地设定任务难度,以及把一项大任务拆解成若干操作性更强的小任务,可以避免众包模式吓跑业余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