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策略在生活中的观察、实地调研已经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运用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认知进行小组策划,或者现实案例的分析建议等强化他们所学所悟,进一步提高其参与和体验感,并因个人特质和知识积累的不同构建各自的知识结构,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二)、关联策略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既有来自于知识学习和参与本身,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也有来自于情感的需求满足,在和同学、老师的互动、学习、合作中获得一种联系和认可,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
(三)、感觉和情感策略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搜集日常生活中和营销相关的要素,价格、包装、广告等等,进行比较,或者让学生选择特定行业与品牌,观察和整理生活中这些品牌的存在和特征,如母品牌下子品牌的数量、关系,品牌的诉求及对应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公关活动等,使得学生发现营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产生兴趣,对市场也有直观的感知。同时培养他们日常观察的习惯,从已有的现象和策略中去观察、总结和学习。
(四)、思考策略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由直接感官获得的信息,以问题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比如,为什么需要用不同的品牌组合方式?产品类别相同策略却不同?包装、广告、公关等一系列活动中的关系及差异?等,进而讨论市场的区隔、定位等策略、战略层面的内容。